調查:部分老師認為新台灣之子語文學習態度有些微落差
更新日期:2008/01/07 18:59 劉靜瑀
根據一份最新調查指出,23%的受訪國小教師認為,外籍配偶所生的子女在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和一般學生有些微差異。專家認為,只要是學生都喜歡跟同儕互動,因此透過學校的分組活動,小朋友可以彼此了解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對於新台灣之子的學習過程將更有幫助。
目前在台灣的外籍配偶高達38萬人,很多人對於外籍配偶生下的新台灣之子有既定的刻板印象,不過,根據台灣西門子和賽珍珠基金會發表的「新台灣之子與一般學生學習溝通」調查發現,其實這些新台灣之子和台灣小朋友並無不同,但因為外籍配偶來到台灣這個新環境,尤其對孩子後天照顧和語言溝通等,其實都需要外界更多關注。
賽珍珠基金會執行長柯宇玲:『他們一生下來跟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新生孩子一樣,20%的老師反應,他所接觸的孩子裡面,外籍配偶的孩子的確在語言、學習溝通上,態度需要加強,這個部分我們覺得一般民眾需要共同關懷。』以往外界認為,新台灣之子跟其他學生不常互動,不過,這份調查發現,多數老師認為,只要是學生都喜歡跟同儕互動,透過學校分組活動,也可讓小朋友彼此了解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柯宇玲:『由學校的分組活動讓所有的孩子在一起,彼此有多一點互動,從小培養他們對異文化認識了解,大前提要這些孩子得從小跟媽媽學習母國語言文化,這是很多台灣家庭忽略。』
這份調查針對台北縣、市共7所小學,共調查153位新台灣之子、53位一般學生、66位同時教過新台灣之子和一般學生的教師,有效樣本約有272份。
轉引自雅虎奇摩新聞
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107/58/reeg.html
轉引日期:2008/01/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