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改的另一亂象---幼教歪風

改的另一亂象--幼教的歪風
分類:幼兒教育
2007/10/14 13:46

分類:好文章分享
2006/03/06 17:40
教改亂象另一章─幼教歪風

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心理助理教授 吳樎椒
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宇樑

教改多年來為人詬病的種種問題與令人不滿的聲浪,在教改「萬言書」中似潰堤的洪水般宣瀉。
但是不管多年來教改錯的有多離譜,抑或抄襲國外教育體制有多嚴重,但至少很多教育理念是正
確的,只是做法錯了、過程有瑕疵。而長期以來,幼兒教育如同孤兒尤其是近來財團化經營與吞
併幼教市場,惡性競爭、歪風不斷。可以說九年一貫是「理念對,做法錯」,而遺憾的是台灣幼
教是「理念多錯,做法更是錯的離譜」。 

「萬言書」中洋洋灑灑的十三大亂象,字字珠璣、用心良苦,句句犀利,切中要害,令人大呼過
癮。但筆者認為在萬言書中並未論及「幼教歪風」,在此提出,為目前台灣教育的眾亂之源、且
是最弱勢又最急需被重視的「幼兒教育」點出問題核心,希望喚起更多人的省思及回響。

一. 倒三角的教育體制
 
世人皆知幼兒教育乃所有教育之根基,近代大腦神經科學諸多研究證明: 人類大腦在十歲前已迅速發展至成人的百分之九十。舉凡教育理論與哲學的經典之述(例如: 杜威. 蒙特梭利. 皮亞傑等... )莫不以幼兒教育為立論根基。諸多的證據顯示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但台灣的教育卻處處忽略幼教的存在,延宕幼教的改革。在教改的過程中一味本末倒置的膨脹高等教育而忽略基礎教育。一直以來,社會大眾對"老師"的要求多於任何一種職業,對基礎教育的教師也"苛求"更多。基礎教育(國小、幼稚園教師) 的薪資低、福利少,教學資源少,就連獲得的尊重也少。反觀這些基礎教育的老師所付出卻是最多。然而,只要是稍微了解全球教育狀況的人都很清楚,台灣的基礎教育之紮實與成功遠遠領先全球。若沒有這些平日沉默的幼教老師及國小教師們,一天超過九小時的工時,台灣的教育那來這一點點的驕傲可言。

二. 價值觀的迷思
 
曾訪談過一位盡心為幼教工作付出,實施開放式教育的公幼老師,他無奈的談到:「不管我再怎麼努力的設計課程與教學,認同我的家長少的可憐。我每天超過12小時的付出卻遠不及華麗的學校建築和昂貴的教具展示!」另外一位辦學理念正確,醉心奉獻幼教的園長遺憾的表示:「有理念的園所都撐不下去了!家長們都因我們沒有美語教學,不上才藝課而將孩子轉學。」筆者憂心放眼台灣的幼教,處處可見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充斥於幼教圈,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園所不斷滋長,似是而非的教育觀與口號淹沒了孩子快樂的童年及真正該有的學習。舉例來說, 近年來全美語及雙語學校林立,將全人的幼兒教育誤導成貴族式的教育。其中蘊含了許多的危機: 以一蓋全的教育目標、不合格的外籍師資、不符合實際教育大環境的教學模式、和忽略自我文化價值的教育理念。這眾多的教育價值的迷失,正慢慢的侵蝕國家之本與教育之本,社會大眾豈能不深思?!

三. 開發潛能?還是壓榨能量?! 

幾個禮拜前,在某大報中見到一則來自某縣市私立幼稚園團體所發出的公告聲明,原因是縣市政府將在新的學期增設公立幼稚園。這個團體大篇幅的比較公私立幼稚園的差別,言詞鑿鑿的舉出私立幼稚園的優點,如:上課時間比公立幼稚園長,才藝課程多等...。從這聲明中,表面上看來,公立幼稚園似乎真的條件比私立幼稚園差,但在懂得幼兒教育的人的眼中,發表這分聲明的人正好自曝私立幼稚園的短處,且把缺點當優點。筆者認為這篇聲明重要的不是它公然挑戰正式教育體制,而是在它冠冕堂皇的挑戰了人類發展與學習的自然法則,及模糊身為家長們該盡的天職。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是最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幼兒階段,家長不應將教養責任推至幼稚園,幼稚園亦應站在幫助及輔導的角色,增進親子互動,而非一味迎合家長,延長孩子的在校時間。 孩子就像一顆種子,蘊含了一定的能量,但擁有無限的潛能,將長成不同種類的大樹,其結果端看教育如何提供適宜的養分,及給予其發展的空間。多年前一句「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誤導了許多家長的教育觀。幼兒園內、園外林立的才藝課程,加重家長荷包的負擔,也讓孩子們趕場式的吞食支離破碎的知識與技巧。筆者不禁要說: 這是壓榨孩子的能量,而非開發孩子的潛能!太多的才藝課程易流於填鴨式的訓練,限制了孩子的未來的性向發展,並提早使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所以往往適得其反,不但無法開發孩子的潛能,反而提早將孩子的能量榨乾。人類最佳的成長與大腦的學習須與其生活經驗相結合,需在遊戲中自由探索與成長。所以,幼兒教育需以配合孩子的發展和需要為考量,設計以「兒童為中心 的課程」,而非以成人的需要,家長的訴求為中心,如此每個孩子才能長成獨一無二的大樹。

四.師資培育急就章 

近來十二年國教被炒的火熱,大家理所當然的遺忘十年國教遠比十二年國教更具急迫性及必要性。義務教育往下扎根一說與幼托整合方案討論已久,卻常因相關利益團體的抗爭或國家財政考量而朝令夕改,讓人摸不著頭緒。諸多學前教育政令的搖擺不定造成了種種問題,私立園所蠢蠢欲動,不合格師資人人自危,師資培育機構更是一頭霧水,而私立園所長期存在立案班級遠不及未立案班級,和不合格師資遠多於合格教師的弊病,造成幼稚園內合格師資不足,而不合格師資想尋求進修管道卻又不得其門而入的窘境。為了即將實施的幼托整合及義務教育向下扎根,師資的問題將是最主要與嚴重的問題,教育部應探訪基層的情況與教師的聲音,提出一套完整的師資培育計畫和相關配套措施後,待有足夠的師資後再將政策上路。另外,對不合格教師教育部應給予輔導提供繼續進修的機會以提升幼教老師的素質,培養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專業師資。筆者深切的盼望義務教育向下扎根不是一個口號,也非形式化的政策。不是發發教育卷,或 是免費提供大班幼兒教育費用的政策,而是落實幼教課程的正常化,及重視幼兒的受教權。

現代人大多關心股市的漲跌,政黨是否輪替,卻忘了明日經濟的成長與否,和未來民主政治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取決於今日的教育是否落實。教育不只傳遞學生知識,引導社會發展,更主導人類價值觀的成長。若說「教育是立國之基」那教育之根基非「幼兒教育」莫屬。

轉引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BSwl4ZGBSUVHe6JTO1pGAw--/article?mid=8

台灣的教育問題,大概出在於讀什麼「教改萬言書」會亂感動的人太多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