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元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教學科目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教學園地 | 第一階段 | 教 學 時 間 | 總時間 | 節次 | 各節分鐘 | 各節重點 |
| |||||
單元名稱 | 資源回收 | 教學來源 | | 四十分鐘 | 一節 | 四十分鐘 | |
| ||||||
教學日期 | |
| ||||||||||||
教學者 | | 設計者 | |
| ||||||||||
教 學 研 究 | 教材分析:資源回收是最近的環保議題,除了可減少垃圾量,並能讓可用資源重複使用。同時可教導小朋友養成正確的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1.確實做好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的工作 2.能廢物利用,養成珍惜資源的美德 教學資源:1.廢棄瓶罐:寶特瓶、玻璃罐、鐵盒 2.廢棄紙張:紙盒、廣告紙、月曆紙 3.其他:用完的電池、舊衣物 | |||||||||||||
單 元 目 標 | 行 為 目 標 | |||||||||||||
1.能知道資源有限,必須珍惜資源 2.能知道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 3.能物盡其用,避免浪費資源 | 1-1能知道垃圾的產生 1-2能知道垃圾過多會造成環境的污染 2-1能知道資源回收的標誌 2-2能知道垃圾如何分類 3-1能養成節約能源的好習慣 | |||||||||||||
目標 號數 | 教 學 活 動 | 教學資源 | 時間 | 教學評量 | ||||||||||
1-1 1-2 2-1 2-2 3-1 | 一、準備活動 引起動機: 提問:小朋友有沒有看過媽媽把舊報紙放到資源回收車呢?資源回收車和普通垃圾車有什麼不一樣? 二、發展活動 1.能知道垃圾的產生 a.提問:如果把垃圾亂丟,地球會不會 變得髒髒的? b.引導小朋友思考為什麼不能亂丟垃圾 c.教師補充說明: 我們每天會製造很多垃圾,例如豆漿的空瓶子,爸爸看過的報紙,媽媽煮菜的菜葉、用過的電池等。 2.能知道垃圾如何分類 a.提問:養樂多空罐可以回收嗎? b.引導小朋友知道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判斷 c.教師補充說明: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可以幫助我們將垃圾減量 舉例說明垃圾分類項目,並畫出回收標誌: 一般垃圾 資源垃圾:印有回收標誌的廢容器(含塑膠及鐵鋁罐)、塑膠、玻璃、金屬、舊衣服、乾電池等。 巨大垃圾:大型的廢棄傢俱、修剪的枯枝等。 3.能養成節約能源的好習慣 a.提問:小朋友出門有沒有帶購物袋? b.引導小朋友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 c.教師補充說明: 出門帶購物袋、使用自備餐具、將可回收的資源交由資源回收車處理…等,可以幫助垃圾減量。 三、綜合活動: 地球資源是有限的,要充分的利用,並做好垃圾分類以達到垃圾減量 | 養樂多、牛奶瓶、乾電池、保特瓶罐 | 2’ 2’ 10’ 10’ 10’ 6’ | 能思考與回答 參與討論與回答 能知道資源回收的意義 能判斷如何分類 能有節約能源的觀念 | ||||||||||
網址為:http://www.epa.gov.tw/children/c_2.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